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正文

优质生源和教师流失,县中困境是自然演进的结果吗?

2023-08-06 14:48:11 南方周末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022年4月20日,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熊绎中学,学生在操场上集体诵读诗词(视觉中国/图)

2012年,林小英在深圳富士康的厂区访谈了一百二十多名工人——他们大多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,平均年龄仅有23岁。问起他们进厂区前在学校过得怎么样,林小英得到的回答通常是,“不被期待的。”

林小英毕业于某县中,从湖南县城一步步读书升学至北京师范大学,再到北京大学,最后进入后者的教育学院任教。作为从县域教育系统走出来的人,回到县中调研时,她还是被一个数据深深地刺激到——有一座县城,中考前100名的学生有85人去外地求学。

今天,县中的问题越来越凸显,优质生源和教师“流失”。那么,被剩下的学生和老师将会面对什么?2019到2022年间,林小英与她的学生们辗转国内东部、中部、西部等地的县中调研,将研究发现写成《县中的孩子:中国县域教育生态》一书,于2023年夏天出版。

最初进入田野调查时,林小英目睹了一所所中学的尖子生流动到别处,剩下茫然的师生。在县中调研,她最常被问的问题是,“好学生都走了,我们怎么教?”

“如果一个老师只会教好学生,并不考验他的教学能力。”林小英说,“这问题回答起来简单,做起来却不容易。”

身处县中的人,对流动有着切身的认识。不止一个人告诉林小英,“以前一个省里,尖子生出在哪所学校是不确定的。现在几乎不用猜。”“为了获得某种确定性,我们早早地人为干预尚未成年的孩子们,不让他们自然演化。这也打破了教育应该给人带来的某种希望。”林小英说。

“中国两千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%以上的学生,这部分学生的受教育状况关乎我们未来社会的面貌和发展。他们才是中国教育的底色。”林小英在书中写道。

2021年全国两会提出要振兴县域普通高中教育,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。近年来许多地方也推出了各自的“县中崛起”“县中振兴”计划。在人人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当下,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什么?县域教育存在哪些问题?我们的教育生态该采取适者生存模式吗?县中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接受的教育?对这些问题,我们和林小英展开了对话。采访中,她不断提出问句,试图从中追问出更理想的县域教育形态。她还多次提到分配正义,强调自己并非追求绝对的公平,“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了几十年之后,我们的政策应该更积极地回应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。”

置身事内——县中毕业的研究者研究县中

南方人物周刊:从动念做县中研究到进入田野,你对县中的认识有什么变

关键词: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动态
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