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中旬,汇川区松林镇干堰村的蜂糖李熟了。
尽管下着雨,采摘园内游客依旧络绎不绝,一波接一波,园主谢元福忙得不亦乐乎。
(资料图)
每天下午4点,顺丰快递的车准时到达采摘园门口,将当天采摘的上百箱新鲜蜂糖李连夜空运发往深圳、北京、上海等地。
“个头大,又脆又甜,我今天专程来体验。”提着满满一箩筐蜂糖李,汇川区顺丰快递负责人赵遥遥满意地说。
这些年干堰村的荒坡一年年绿起来,快递车频繁开进来,美了村子、热闹了山乡。变化始于谢元福回村后。
17岁那年,外出打拼的 谢元福坐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,站在繁华的城市街头,他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。
泥水工的活不好做,但是工资相对高一些,门槛也不高,能吃苦肯学习的谢元福从又脏又累的泥水工开始,渐渐踏进了建筑行业。
“我的胆子比较大,敢闯敢干。”1994年,初步掌握了建造和维护建筑物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的谢元福,拿出所有积蓄,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。
抢抓机遇,苦干实干,谢元福的建筑事业风生水起,短短10年,买房、买车、结婚、生子,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写。
2008年春节,谢元福携妻儿自驾回村,故乡的大山巍峨伫立,乡亲们依旧走路去赶集,路不通,车只能停在镇上,谢元福一家步行穿过乡间小路回家。
小乡村与大城市的巨大差距让34岁的谢元福陷入了沉思。
春节过后,谢元福走进了松林镇政府,提出了自己带头修路的想法,当即得到大力支持。
开群众会、协调土地、筹集资金……很快,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,丁台至大竹主线路段硬化工程顺利完成。
谢元福深深感受到,自己在外创业学到的本领,不仅能改变自己的生活,还能运用到更多的农村地区,帮助更多的村民走出大山。
在镇党委、政府的动员下,谢元福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。
“镇党委、政府很支持我发展水果产业的想法,还帮助我流转了623亩土地。”2014年底,谢元福成立了遵义市恒丰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从镇宁自治县购进蜂糖李树苗开始栽种。
2022年,干堰村的蜂糖李终于大面积上市,订单源源不断,销售额超过60万元。基地稳定提供6个固定岗位,每天流动务工人数约20人。
在谢元福的带动下,积累了几年务工经验的村民袁富怀成了蜂糖李养护和采摘的“土专家”,每月能拿到5000元的工资;村民蒋涛到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后,也自行种了100多亩蜂糖李,收入逐年增加。
今年,该采摘园300亩蜂糖李预计能够销售120万元,其余323亩将在明年进入挂果期,整片基地总产量预计将突破10万斤,实现产值300余万元。
据悉,该镇充分发挥乡贤能人的资源、资金等优势,全力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,切实做到政策有扶持、创业有补贴、金融有服务。今年来,共为6名返乡创业人员担保贷款110万元,组织召开座谈会2次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0余个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
编辑 李坚 二审 孙蕙 三审 杨惠